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孩子道德真实内容及感受)道德教育,

频道:教育 日期: 浏览:19

家长:我家孩子刚上一年级,感觉他现在已经面临很多困惑,比如他看到不公平,看到别人没礼貌侵犯人,就会问我为什么。孩子要接受现实还是挺难,因为和他看的书受到的教育有冲突。对这个问题我该如何处理呢?

王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可以讨论的东西太多。

比如,从江歌和她妈妈的遭遇,是否得出“善良需要自我保护”?

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孩子道德真实内容及感受)道德教育,

什么是善良?

“垃圾人”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你是否认可“垃圾人”这个概念?

如果我们认可“垃圾人”这个概念,那我们如何识别“垃圾人”?

“请告诉孩子,远离身边的‘垃圾人’”,那多大的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垃圾人”,或者说形成他自己对于“垃圾人”的理解?

否则他可能任意地将“垃圾人”作为他不喜欢某一个朋友的理由……如果父母因为这件事受到刺激,就认为“我要教孩子不要那么善良”,那是不是看了“芳华”,父母又应该得出“我要教孩子善良”的结论?……

孩子的道德教育该如何做?也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观……你想跟孩子聊什么?

家长:我记得你上课的时候说道德观是在大环境、社会交往中培养的。我不敢向孩子输入我的价值观了。

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孩子道德真实内容及感受)道德教育,

王琳:要用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我试着总结几点吧,看能否对你有帮助:

1、孩子的道德发展是孩子自我发展的一部分,一个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对孩子建立稳定的自我意识非常重要,而稳定的自我意识能帮助孩子走入成人社会,较好地适应工作、感情生活;

2、稳定的道德观,不等同于外界灌输给孩子的道德内容,而是孩子的情感指向和后天内化的社会规则等,它受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社会化水平、孩子所处文化等多因素影响;

3、父母的价值观是不可能不影响孩子的,父母的为人、对他人的所作所为从孩子很小就会影响孩子,但父母如果有意无意地强化自己的价值观,那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加深或延长孩子的叛逆期,或者阻碍孩子通过试错、独立思考来得到自己的道德观。这样的道德观是不稳定的,也就会影响孩子形成稳定的自我

这是最基本的几点,而且每一点其实都有很多内容可以展开,看看你如何理解?

另外,关于道德教育,我还想说的是,道德教育是一个很个人化的事。有的父母并没有多少利他主义想法,那么他们会倾向于教孩子首先保护自己;有的父母对道德标准看得很重,自然对孩子的一些自私行为(哪怕是受年龄影响而自然的行为)无法容忍;有的父母喜欢非黑即白地看待世界,所以容易固执地捍卫自己的看法……

我想,很多父母都在用自己对道德的本能来教育孩子,而如果真的想认真对待孩子的道德教育,是需要更多认真思考的。道德不是简单的问题,道德教育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在道德教育中,我很看重的是与孩子的开放式谈话,重点不在于结论,而在于培养孩子思考的习惯,让这种习惯帮助孩子去内化外在的道德、规则,从而形成他自己比较稳定的道德观。

所以,当孩子看到不公平,看到别人没礼貌侵犯人,感到很困惑的时候,是很好的跟他交流的时机(而且,孩子越早自发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越早自发开始进行抽象概念的思考,比如, 公平,侵犯等,很有可能的是这个孩子的智商比较高),让他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对此表示高度的兴趣,不过多的评价,还可以用一些问题加深他的思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