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上的不良反应发生了是不能吃了的意思吗(药品不良反应还能吃吗)全国中安全教育平台,

频道:教育 日期: 浏览:20

针对京城百姓用药安全关心的问题,“北京医管”微信公众平台将在每周四发布一期,每期围绕用药教育主题,由市属22家医院药师团队通过科普语言、漫画、视频等形式,为您提供疾病常识、用药指导、健康饮食以及医院特色医疗服务等原创科普资讯。

第一百四十期导航

警惕!别把药物不良反应当病治

感冒就吃头孢,这样对吗?

本期审稿专家:北京佑安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朱晓虹,北 京世纪坛医院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姜德春

近日,这样一则报道备受关注,一位老人诊断高血压后,当地医生给他处方了一种叫“XX地平”的降压药,服药几天后他发现脚踝有点肿,于是再次就医,医生为了“消肿”便开了“利尿剂”。

然而,老人服用了利尿药后起夜增多,睡眠质量非常不好。他便再次就诊,医生为了改善睡眠,给他开了安眠药。老人吃了安眠药后,早晨睡醒后出现头晕昏沉的症状,遂不小心跌倒,导致住院治疗。老人的药越吃越多,病却有增无减。这种情况,其实是“处方瀑布”惹的祸。

什么是“处方瀑布”?

处方瀑布是临床中一种常见但又复杂的问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突出。目前,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多重用药率高达 70.8%,每日平均服用药物数量达 8.6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9%[1]。随着患者用药种类的增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也会随之增加,这时就极易出现处方瀑布的情况。

处方瀑布的核心概念是指患者服用一种药物后导致了不良事件,但被误认为是出现了一个新的医学问题,为此又开具新的处方药物,新的药物又可能引起新的不良事件,因此又不得不使用更多的药物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像瀑布一样,药则越吃越多,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造成处方瀑布的药物有哪些呢?结合国内外研究[2],药师为大家列举一些常见药物,希望能为患者的药罐子“做减法”。

是否正在开一种新药来解决先前处方药物所致的不良事件?在开始一种新的药物治疗新的医学问题之前,请考虑这种新的医学问题是否可能为药物不良事件。

导致处方瀑布的原有药物真的需要吗?当确定为处方瀑布时,应考虑原药物治疗是否绝对必要,是否可以用更安全的方案替代或减量,从而减少后续药物治疗的需要。

后续的处方药物有哪些危害和益处?新的药物被处方前应考虑患者的风险和获益。

如何将身处“处方瀑布”的

患者“拉上岸”?

解决“处方瀑布”问题,需要医-药-患三方共同协作。

患者应在服药过程中及时记录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时间以及用药后出现的任何症状,并在就诊时把这些信息提供给医生,这将为医生的评估和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有力依据。

此外,药师的参与也能发挥关键作用,临床药师通过审核处方以及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能够发现潜在的“处方瀑布”风险,从而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同时,各医院药学门诊服务的普遍开展也为患者精简处方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相信在医药患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实现药无伤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