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员专题教育心得体会(团员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教育案例,

频道:专题 日期: 浏览:16

1.西安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打造校社志愿服务新模式

按照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部署,结合社区作为青年志愿服务重要阵地、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的实际情况,在团西安市委指导下,西安青志中心积极搭建高校与社区合作平台,引导团员和青年在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中锤炼思想、锻炼成长,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一是搭建平台、择优入库。制定“校社益路行”志愿服务活动方案,筛选首批“七彩四点半课堂”“舌尖卫士——食品安全”“医德为荣,仁爱为行”等来自5所高校的16个项目组建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库。项目涵盖社区服务、文化建设、乡村振兴、扶弱助老等领域,在青志中心指导下持续贴近居民群众所需。正在对接更多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丰富志愿服务项目库,点对点实现高校志愿服务项目与社区居民的“供需融合”。

二是社区赋能、精准对接。发挥社区团组织在青年志愿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需求摸排统计并形成需求清单。未央区谭家街道绿地香树花城社区、灞桥区席王街道万象湾社区等6个社区分别与高校签署志愿服务项目长期合作协议,有力促进各类资源和工作力量快速响应、高效对接和精准匹配。

三是丰富载体、双向奔赴。进一步创新思维方式,创新项目模式和组织方式,推动校社合作。结合高校实际打造小而美、小而专、成本低、常态化的特色服务项目。结合社区居民需求,形成“一社区一特色”的工作品牌。助推高校志愿服务项目与社区有效对接合作,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团员和青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国情认知、厚植家国情怀。

2.团临潼区委凝“青”聚力勇担当

坚持党建带团建,牢记为党育人初心使命,发挥共青团示范引领青年作用,增强分类指导精准度,在勇于挺膺担当、心系广大青年中展现共青团担当。

一、“青声青讲”夯实理论学习根基

利用支部会议、专题学习会议、工作会议,团临潼区委带头读原著、学原文,开展理论学习23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团干部之间入脑入心入魂;严格“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营造“党员讲给团员听,团员带着青年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年内召开专题会议6次、青马工程宣讲活动5次。下发工作提示单、团支部学习工作指引,转发少先队辅导员专项工作方案,组织专人到街道、学校、企业、医院等基层团组织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各领域团员青年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兴业路社区团支部“一三五兴阅圈”和文化路社区团支部“文”心课堂定时定点开展理论学习、交流分享,秦陵社区团支部开展“一星期一本书”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培养团支部“全科社工”;华清社区团支部小蜜蜂服务队“码上学”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等转换成音频,让团员青年随时随地聆听党的声音;华清中学团委组建58个学“习”高中生读书班和1个青年教师读书班,读原文、谈感悟、展担当。团属新媒体账号“青春临潼”年内创作、转发文章205篇,其中多篇被省、市级媒体报道,粉丝近3万人、阅读量33万人次。

二、“青言青语”述说青春奋斗故事

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组织团员青年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600余次;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青年踊跃参加《诗咏临潼》经典传诵诗词比赛,参与人员中青年占比90%,获奖人员中青年占比80%。联合西安科技大学模拟政协提案社团开展“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形成提案1篇。引导青年在志愿服务中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连续11年开展“石榴花”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人数2000余人次,获《人民日报》、学习强国、西安发布等报道;12月2日,央视新闻本周特写《全国环保旅途》为点赞临潼志愿服务活动;鼓励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组织200余名青年志愿者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政策宣传、社区义诊、义务理发、义务打扫、就业帮助等活动60余场次;“秦小邻”爱心助老品牌活动年内开展爱心活动20余次;“秦小宝讲非遗”品牌活动年内开展宣讲活动30余次,生动教育青少年铭记英烈精神,学习榜样人物;建立“爱心商户联盟”,深入推进网格化治理,志愿服务更加精准高效;针对性开展乡村公益电影宣传活动,年内为偏远乡村中小学放映公益电影200余场次;全区6支“河小青”队伍开展巡河、护河、净滩行动15次。

三、“青力青为”共绘建功立业新图景

围绕临潼“文旅+农业”中心工作,选聘14名大学生任街道团工委兼职副书记,12名大学生任社区(村)团支部兼职副书记,组织汉服志愿者走进仁宗街道、穆寨街道旅游节,宣传乡村旅游特色服务5次;组织205名临潼籍大学生走进机关、企业、社区(村)参与党建引领、共青团阵地建设、社会治理、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工作;开展助农直播,宣传推广临潼本土香椿、甜瓜、红薯、柿子、石榴等农副产品8场次。充分发挥青年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区人社局举办春季招聘会,组织区内企业5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联合总工会、区妇联开展单身青年联谊活动2次,为青年交友支招,现场成功牵手20余对。

3.碑林区太白社区团支部“三学模式”见成效

聚焦理论学习基本任务,建立示范带动学、分层分类学、融会贯通学的“三学模式”,引导社区团员和青年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实践,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岗位建功的实际行动。

一是示范带动学,练好基本功。坚持支部学习主渠道,依托“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等载体,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著作选读》《论党的青年工作》等著作,结合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学习平台推荐篇目,组织社区团员青年读原著、学原文。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学员结合岗位职责开展学习研讨。目前已完成思想旗帜、坚强核心、强国复兴、挺膺担当四个专题学习,智慧团建系统录入率100%。

二是分层分类学,打出组合拳。发挥动员优势,突出精准施策,区分社区不同领域团员青年特点,有针对性地探索细化举措。针对社区驻地单位的团员,与陕建一建集团、陕建八建集团开展联学联建活动。针对社区团员骨干,成立读书小组,举办“向阳读书会”,定期在社区青春驿站开展读书活动。针对其他青年群体,利用社区网络社群推送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等,动员大家掌上学习,提升学习覆盖面和参与度。

三是融会贯通学,上好必修课。将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与共青团城市基层组织改革一体推进,构建“团组织+团属服务项目+青年社团”新型组织服务体系,创新推出“5+1+N”多元服务模式,通过社区“五色网格”服务力量常态化开展社区志愿活动。与西安理工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等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岗位平台。深入实施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团团活力圈”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升服务,引领社区团员青年积极助力社区治理,融入社区实践大课堂。

4.未央区绿地香树花城社区团支部“四力同向”为社区发展赋能

将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作为加强青年政治引领的重要契机,以“四力同向”推进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为建设“1+5+N”青年友好型社区增添青春动能。

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提升组织引领力。将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全过程,创新落实党建带团建机制。结合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团支部书记的组织优势,在学习过程中增设“团员和青年小组”,统筹推进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做实做细,形成党员学、团员比的良好局面。

二是坚持联建共建,提升青年凝聚力。立足创海大厦商业功能圈核心板块特点,主动与驻区企业结对共建,重点抓好辖区非公团支部理论学习。发挥团建联建品牌效应,定期组织企业团员和青年在社区党校、社区党性体验室开展学习及体验活动,着力提升辖区企业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借助联建企业资源,为社区青年提供技能培训、平台实践方面共享资源,助力青年融入社会发展。

三是坚持双向奔赴,提升社区粘合力。为促进青年志愿服务社区、社区服务青年发展的双向奔赴,以“臻享家”老年人服务机构为依托,创设“青春伴夕阳”助老服务主题,举办老年趣味运动会、开设养生保健科普课堂,解决社区青年看护老人的后顾之忧;以“青小央”青少年服务中心为支点,积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法律咨询、成长指导、志愿服务等活动,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与西安工业大学、交大城市学院等高校结对开展志愿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参与“七彩假期”、关爱老人、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中更好地感知社会、提升本领、服务群众。

四是坚持学以致用,提升青年战斗力。打造“红色庭院”,将52栋居民楼划分为9个网格庭院,每个网格设立2名楼长、其中青年楼长1名。充分发挥青年信息、体力优势,成立的“红色跑腿队”让便民服务进入楼栋间;依托非公团组织特长,组建的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为群众开展冲洗地毯、维修家用设施活动,为独居老人、残疾人开展上门服务。特别是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志愿者服务队共排查出小区46处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团支部志愿服务